大门镇开展“耕读传家·开春耕读礼”活动 |
“凉气满郊墟,书声出茅屋。古来贤达人,起身自耕牧。”5月12日下午,在大门镇各文化礼堂中,传出阵阵稚嫩的童声。10名小学童穿着特色长衫,头戴翠绿的“聪明柳”,向老师鞠躬行礼,接受新一年的“开春耕读礼”。 开启春门 诵读村训 “春天到,春耕早,颂读诗书也重要。岙底村文化礼堂耕读仪式现在开始,春门大开!”随着音乐声起,首名学童手捧村训领头,其余学童依次从礼堂大门进入,有序排成一排,由司仪带头诵读村训,众学童跟读。 授戴柳帽 朱砂启智 音乐声中司仪上前为儿童戴上柳帽,“按本村古俗,为小孩子编柳帽,谓之‘最柳’,又叫‘聪明柳’,有‘清明不载柳,读书成三流,戴上聪明柳,福运伴你走!’之谚语。”司仪解说到,并用朱砂在孩童们的额头点红痣,意为“开天眼”,因“痣”与“智”谐音,寓意儿童从此眼明心明,好读书,读好书。 戴柳毕后,司仪、儿童互相行礼致谢。 馈授耕读两宝 司仪为学童们分发用红绸装饰的锄头和扁担,锄头是传统农耕的传家宝,是教育孩子们铭记勤劳致富的农耕精神,而赠送《弟子规》则是要让孩童从小懂得尊重师长、爱众亲仁、孝敬父母、为人友善。 吟诵春诗 青团致礼 在司仪带领下,学童们齐诵春诗《耕读轩》,诵读完毕后由观礼的家长为学童们送上青团。 “开春耕读礼”的仪式虽然简单,然而学童在参与的过程中深刻感知中华传统文化,受到“耕读传家”内涵的初步浸润和传统国学文化的熏陶,相信“耕可富家 读可荣身”的理念将会牢牢印刻在他们的成长记忆中。
|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|